微腐败警示录: 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礼品宴请

发布时间:2018-05-23            字体大小:  

典型案例

某省发展改革委员会项目投资处处长张某,一日接到其在某国有银行任副行长的大学同学赵某的邀请,请他晚上到某大酒店相聚。张某到达后才发现原来是某私营企业董事长文某请赵某出面宴请张某,此时文某公司正有一个投资项目需要省发改委审批,张某所在的处正在研究提出意见。张某觉得此时与工作服务对象文某吃饭不妥,但碍于老同学赵某的面子,便没有拒绝,饭后,赵某又以老同学的名义给张某赠送了价值不菲的高档礼品。后经核实,宴请和礼品的费用均由文某承担。

案例剖析

本案是一起违规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宴请的违纪案件。该案进馆在表现形式上,是由看似与公务活动无关的赵某邀请的一场同学聚会,但在实质上却是工作对象为谋取执行公务的人员给予关照所组织的变相邀请。人不是脱离社会而存在的,在这个社会中不分职业,不论职务高低,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亲朋好友,相互之间既有友情帮助也有礼尚往来。但往往这种友情也最容易被利用,成为一些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而被利用的人也最容易失去警惕。本案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种找中间人做掮客的游戏在现实生活中可谓屡见不鲜。所谓的“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宴请”,是指与执行公务相关联的、与正常履行公务相冲突的礼品、宴请,如本案负责投资项目审批的张某接受申请项目投资审批的文某的宴请和礼品,就属于这种情形。判断某一礼品、宴请以及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是否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不能以接受礼品、宴请的领导干部主观意愿为依据,而应当从客观上加以分析断定,看领导干部的权力、地位是否会对对方当事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造成影响。本案中继续张某在主观上认为礼品和宴请不会影响自己公正的执行项目投资审批的公务,但从客观上分析,这种情况就属于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情形,违反了廉洁纪律,因此应该收到受到处理。 

  廉政提醒

常言道。宴无好宴,礼无好礼。任何一名公务人员都不应该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礼品、礼金等。吃了管理服务对象的饭,拿了管理服务对象的礼品,尽管当事人不明确进行公务事项请托,但公务人员难免在心理上有偏袒、帮助的倾向,这就很可能影响了公正的判断,扰乱了公正执行公务。管理服务对象的礼品和宴请,都具有一定目的性和交易性,其实质就是要通过这种形式,对领导干部公正地执行公务的行为施加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送礼是对领导干部廉洁、勤政、公正品质的怀疑,是对腐败、奸邪、不公正的利用和投机。正因为少数领导干部不廉洁、不勤政、不公平,导致一些本来可以得到正当利益的人为了维护个人利益而采取非正常手段,也使得一些不该得到某种利益的人企图通过送礼手段,为自己争得非法利益。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特别是对一些打着同学、亲友聚会旗号的宴请,更要提高警惕,看看有没有管理服务对象变相请托,防止被管理服务对象牵着鼻子,一步步陷入腐败和身败名裂的泥潭。

  

  (职业卫生所 纪检监察审计室宣,摘编自《微腐败警示录》) 

 

附       件:

相关信息: